从原料源头把控产品品质
良好的性能来自一丝不苟的执着15000622093
ICP-OES 的“稳健性"(robustness)是指仪器在复杂样品基质(如高盐、高有机样品)或操作条件波动(如功率、雾化气流速变化)下,仍能保持稳定的激发/电离条件、一致的谱线强度及可靠的检测结果的能力。稳健的仪器需有效抵抗外界干扰,确保分析数据的重复性和准确性。1991年,Mermet 守次引入了评价 ICP-OES 等离子体稳健性的指标。文章选定了镁元素(Mg)作为目标对象,其离子线(Mg II,280.270 nm)与原子线(Mg I,285.213 nm)的强度比直接关联电离平衡和激发平衡,不仅是衡量等离子体状态的敏感探针,更是成为 “稳健性" 的量化标志。
以下是该指标的底层逻辑:首先,稳健的等离子体需保持温度和电子密度稳定。根据玻尔兹曼方程(boltzmann equation),激发态原子/离子的数目与温度呈指数关系。由于Mg I 与Mg II 的激发能相近(Mg I 的激发能约为 4.35 eV,Mg II 的激发能约为 4.42 eV),但 Mg II 的产生需额外克服电离能,因此 Mg II / Mg I 比值会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。其次,等离子体中的电离平衡须遵循萨哈方程(saha equation)。若电子密度升高,则电离平衡发生移动,会有更多 Mg⁰电离为 Mg⁺,从而使得 Mg II / Mg I 比值升高。
因此,当等离子体达到 LTE 时,Mg II / Mg I 比值会与温度、电离能的理论计算值一致。比如当该比值位于10~12的 “稳健区间" 时,等离子体温度约为 8000 ~ 8500 K,电子密度约为1.5*E21 ~ 3.0*E21 m-3。当该比值发生明显波动时,说明等离子体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(如温度下降、电子密度降低),需及时调整仪器参数(如增加射频功率、降低雾化气流速等)以恢复其稳健性。下面举一个例子,可以更好体现 Mg II / Mg I 比值在现实分析中的应用价值。下表是 ICP-OES 的仪器参数,其中射频功率(power)、雾化气(nebulizer gas)流速可调。溶剂选择了两种,分别是 1% 硝酸和 pH=8 的 10% 水溶性叔胺溶液(CFA-C)。
下图是轴向(AX)和径向(RD)两种观测方式下,不同溶剂介质中 Mg II / Mg I 比值随雾化气流速变化趋势。可以看到,在 0.5 ~ 1.0 L/min 的区间,比值会随雾化气流速增加而下降。但在径向观测时,在 0.5 ~ 0.7 L/min 的区间保持了比较好的等离子体稳健性
下图是轴向和径向两种观测方式下,不同溶剂介质中 Mg II / Mg I 比值随射频功率变化趋势。可以看到,在 1.1 ~ 1.5 kW 的区间,比值会随射频功率的增加而增大。
下表是轴向和径向两种观测方式下,针对不同溶剂介质与共存(concomitants)基质样品中等离子体条件(robust vs non-robust)带来的数据变化 。可以看到,径向(radial)、低流速(0.5 L/min)的稳健条件下不同基质(Ca、K、Na)中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表现最为出色。
总结一下,Mg II / Mg I 比值之所以能判断 ICP-OES 的稳健性,是因为它综合反映了等离子体的激发/电离状态,不易受基质干扰,且能实时监测仪器状态。当比值大于 10 时,说明等离子体处于稳健条件,能够有效应对复杂样品和操作参数的波动,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。
传真:
邮箱:wuhua@macylab.cn
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联营路615号9幢二层